〈鳩摩羅什 書目〉
序 入初地 地相 淨地 釋願 發菩提心 調伏心 阿惟越致相 易行 除業
分別功德 分別布施 分別法施 歸命相 五戒 知家過患 入寺 共行 四法
念佛 四十不共法 難一切智人 善知不定 讚偈 助念佛三昧 譬喻 略行
分別二地業道 分別聲聞辟支佛 大乘 護戒 解頭陀 助尸羅果 讚戒 戒報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
答曰:
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說行。
燈明施、伎樂施、乘施,正願攝法,思量利安,眾生等心於一切。
此是在家出家共行要法。
是故偈說。
行忍身端嚴。法施知宿命。
法忍得總持。思惟獲智慧。
於諸法不曲。常得正憶念。
行忍得端嚴者。
能忍惡言罵詈呪誓繫縛刀杖考掠搒笞。心不動異悉能堪受。
如是忍辱所獲果報。生於人天常得端正。後成佛時相好無比。
法施知宿命者。
行法施者能知過去無量劫事。
法施名為種種分別。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解說義理。
法施果報雖有三十五。要者知宿命。說法因緣斷人所疑。是故得知宿命。
法忍得總持者。
法名應空無相無願應六波羅蜜菩薩諸地。一切菩薩所行之法。曉了明解心能忍持。名為法忍。
行是忍者則得總持。
總持名為如所聞經如所讀誦其中義趣乃至百千萬劫終不忘失。
思惟得智慧者。
思惟名為籌量善法分別義趣。是故能得今世後世利益。
不曲心得正念者。
不曲名為質直無諂。修行此法則於一切法中得堅固念。
復次。
重法法則堅。不障得守護。
供養法值佛。信解捨諸難。
重法法則堅者。
若人尊重恭敬於法法則堅固。
堅法名為所受持習學之法自然牢堅不可動轉。後成佛時多有菩薩聲聞弟子。住是堅固法無能障其所受法者。
又堅名為法得久住。
不障得守護者。
若人說法及人聽法,不橫與作障礙之事,後成佛時,諸天世人共守護法。
未得佛道常能護持諸佛正法。諸佛滅後守護遺法。乃能至於後佛出世。以是因緣菩薩聲聞。皆應盡心善守護法。
供養法值佛者。
供養名為恭敬諸法、法施法會敬心供養說法之人、施設法座起立禪坊,莊挍嚴飾講法之處。
如是深心愛樂。供養法因緣故。得值諸佛。
以信解捨諸難者。
信名於諸善法深生欲樂。以是法故得離八難。
解者能滅諸罪。能於諸善法中。以心力故隨意而解。如十一切入隨意所解。
若人多有信解力者。能滅無始生死已來無量罪惡。如先悔過品中說。
復次。
修空不放逸。不貪得成利。
隨說滅煩惱。燈施得天眼。
修空不放逸者。
修有二種,得修、行修。
修空力故。信有為法皆是虛誑亦不住空。諸法無定。是故常自攝撿心不放逸。
不貪得成利者。
貪名於他物中生貪取心。若除是事所求皆成所願皆滿。
隨說滅煩惱者。
隨有所說身即行之則斷煩惱於諸事中皆如說行。世世已來諸煩惱氣常熏其心則皆除滅。轉諸煩惱惡氣習性。
燈施得天眼者。
若人然燈供養佛聲聞辟支佛及塔像舍利。以是因緣得天眼報。
復次。
樂施天耳報。以正願淨土。
乘施獲神足。攝法得具僧。
樂施得天耳報者。
於大會作諸音樂供養於佛得天耳報。
乘施得神足者。
乘名輦輿象馬等乘。
復有人言。以履屣等施亦得神足。
以正願淨土者。
隨以所願取清淨土。若金銀頗梨珊瑚琥珀車䨔碼瑙無量眾寶清淨國土。
攝法得具僧者。
若菩薩具足行四攝法。得具足僧。
以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攝取眾生故。後成佛時得清淨具足無量菩薩僧及聲聞僧。
如阿彌陀佛有二種僧清淨具足。
願具足者如先十願中說。
復次。
利益眾生故。一切所愛敬。
平等心無二。得為最勝者。
若菩薩以身口意業有所作。皆為利益安樂眾生。是故眾生皆悉敬愛。
若菩薩於諸眾生怨親中人行平等心。不捨一切眾生。以是業報得為最勝。
勝名能勝貪欲瞋恚愚癡一切煩惱惡法故名為佛。
問曰:人皆俱有眼耳鼻舌口等無有異。云何得知是佛?
答曰:佛有三十二大人相。有是相者當知是佛。
在家出家應當分別了知三十二相。是相以何法得是法。以何業得是相。是業亦應當知。
何以故。欲得功德。當知是相欲得是相。當知是業。
問曰:如此事者於何得解?
答曰:於法相品中。一相三分別。
阿毘曇三十二相品中。一一相有三種分別。悉應當知。
問曰:云何為一一相有三種分別?
答曰:一說相體。二說相果。三說得相業。
【一一相】
手足輪相等,先已說。轉輪聖王亦有是相。諸菩薩亦有是相。餘人亦有。但不如耳。
手足輪者。手足掌中有千輻輪。具足明了,如印文現。
足安住不動,名足安立相。
網縵軟薄猶如鵝王,畫文明了如真金縷故,名手足網相。
柔軟猶如兜羅樹,綿如嬰兒體,其色紅赤,勝身餘分,名為手足柔軟相。
手掌足下項上兩腋七處俱滿,故名七處滿相。
脩指纖栽故,名長指相。
足跟長廣故,名足跟廣相。
身長七肘不曲故,名身直大相。
足上隆起故,名足趺高相。
毛上向右旋故,名毛上旋相。
栽𨄔漸麁如伊泥鹿𨄔故,名鹿𨄔相。
平立兩手摩膝故,名長臂相。
如寶馬寶象,陰不現故,名陰藏相。
第一金色光明故,名金色相。
皮軟如成鍊金,不受塵垢故,名皮薄細密相。
一一孔一毛生故,名一一毛相。
眉間白毫光如珂雪故,為白毛相。
如師子前身廣厚得所故,名師子上身相。
肩圓大故,名肩圓大相。
腋下平滿,故名腋下滿相。
舌根不為風寒熱所壞故,善分別諸味。餘人不爾故,名知味味相。
身縱廣等如尼駒樓樹故,名圓身相。
肉髻團圓髮右上旋故,名肉髻相。
舌如赤蓮華廣長而薄故,名廣長舌相。
聲如梵王迦陵頻伽鳥故,名梵音相。
頰圓廣如鏡故,名師子頰相。
齒白如珂雪如君坻華故,名齒白相。
平齊不參差故,名齒齊相。
齒密緻不疎故,名具足齒相。
齒上下相當故,名四十齒相。
眼白黑分明淨無赤脈故,名紺青眼相。
刴不交亂上下俱眴不長不短故,名為牛王刴相。
【相體】 於諸所尊迎送恭敬。於塔寺中大法會處說法處。供給人使。
【相果】 故得手足輪相。
【相業】 有是相故,在家作轉輪聖王。
多得人民。出家學道。多得徒眾。所受諸法堅持不捨故得安立足相。
有是相故無能傾動。
常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益同事故,得手足網縵相。
有是相故速攝人眾。
以諸香甘美濡飲食,供施於人及諸所尊,供給所須故,得手足柔軟相及七處隆滿相。
有是相故多得香甘美軟飲食。
救免應死及增壽命。又受不殺戒故,得纖長指相、足跟滿相、身大直相。
有是相故壽命長遠。
所受善法增益不失故,得足趺高毛上向右旋相。
有是相故得諸功德不退失。
能以技藝及諸經書教授,不惜及履屣等施故,得伊尼鹿𨄔相。
有是相故諸所修學速疾如意。
有來求索無所遺惜故,得栽長臂相。
有是相故能得勢力能大布施。
能善調人,不令眾生親里遠離。若有乖離還令和合故,得陰藏相。
有是相故多得弟子。
以好淨潔衣服臥具樓閣房舍施故,得金色相及皮膚薄相。
有是相故得好淨潔衣服臥具樓閣房舍。
隨所應供養和尚阿闍梨父母兄弟及所尊重善能衛護故,得一一孔一毛生毛右旋相白毛莊嚴面相。
有是相故無與等者。
慚愧語、隨順語、愛語故,得上身如師子相肩圓大相。
有是相故見者樂視無有厭足。
供給疾病醫藥飲食身自看視故,得腋下滿相得味味相。
有是相故身少疾病。
布施園林甘果橋梁茂樹池井飲食華香瓔珞房舍起塔福舍等及共眾施時能出多物故,得身如尼俱樓樹相及肉髻相。
有是相故得尊貴自在。
長夜修習實語軟語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
有是相故得五功德音聲。
五功德音聲者。易解聲。聽者無厭聲。深遠聲。悅耳聲。不散聲。
長夜實語不綺語故,得師子頰相。
有是相故言必信受。
初既供養後不輕慢。隨意供給故,得齒白相齒齊相。
有是相故得清淨和順同心眷屬。
長夜實語不讒謗故,得四十齒相齒密緻相。
有是相故眷屬和同不可沮壞。
深心愛念和顏視眾生,無愛恚癡故,得紺青眼相刴如牛王相。
有是相故一切見者無不愛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